返回栏目

李鸿阳的背影,那是永不退役的军魂,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安徽雷锋驿站张正荣供稿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平凡之人如隐匿星辰,以非凡之姿践行使命,用爱与善温暖世界。蚌埠退役军人李鸿阳便是如此,他在平凡生活里绽放光彩,人生轨迹交织着苦难、坚韧、责任、担当、奉献与大爱,过往皆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怀。

1065ea7ab3c245cd8648ec160935b59f.jpeg

李鸿阳在蚌埠军分区长期担任后勤岗位,具体职务包括勤务员、给养员、出纳员等,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在多个岗位上表现出色。他经手的事务从未出现差错,并发明“水电巡检三步法”,有效节约部队资源。 ‌

岗位贡献

他在担任给养员期间,曾当面撕毁菜贩多开的发票,坚决抵制不正之风;通过会计函授学习提升业务能力,成为部队后勤管理的骨干力量。 ‌

微信图片_20250909102116_77_1783.png

家庭与集体利益

面对家庭困境(大儿子因药物过敏导致脑瘫失明),他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特殊要求。组织分配住房时,他主动谢绝,并将集体利益置于首位。 ‌

微信图片_20250909102332_79_1783.png

捐资助学 

李鸿阳自己收入拮据还挤出现金帮助有困难的一个又一个学生。

微信图片_20250909102615_83_1783.png

社会影响

退役后仍保持军人作风,坚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其事迹被广泛报道,成为蚌埠市退役军人坚守奉献的典型代表。

a40598e1ec324c97aa4b5502efec132b.jpeg

2023年1月,李鸿阳光荣退休,但军人的作息从未改变,每天清晨5点,那双磨破的胶鞋准时出现在营区,继续丈量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加入“不老松”志愿团队的他,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继续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志愿者。书架上,一百五十多本政治理论学习笔记整齐排列,记录着他对信仰的永恒求索。床头那张《像雷锋那样做人》守则,钢笔字迹虽已晕染,却在岁月浸润中愈发清晰。每天清晨,李鸿阳都会坐在儿子床边,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擦拭儿子的手指,细语描绘着窗外的世界。晨光中,广玉兰的枝叶轻轻摇曳,将斑驳的光影投在父子俩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一层温柔的纱衣。

日报.jpg

从《蚌埠日报》头版到新华社内刊,从“省市最美家庭”到“中国好人”候选,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他始终淡然:“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都是集体的荣誉。”四十四年如一日,那把磨得发亮的算盘仍在计算着奉献,那本卷边的登记簿仍在书写忠诚,那个褪色的药盒装满了三十年的坚守与爱,当新时代强军号角响彻云霄,广玉兰树下,那抹跳动的军绿色,在晨光中勾勒出一个永恒的背影——那是永不退役的军魂,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微信图片_20250909102615_82_1783.png

韩和良审稿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18-2026 中华人物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