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教授谭成章向清流红色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捐赠教学仪器
2025年5月8日上午,重庆荣昌清流红色故居洋溢着温暖与希望。1943年参加革命现年95岁高龄的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南开大学离休老教授谭成章,与清流小学师生们展开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捐赠仪式在清流红色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行,清流镇镇长胡嵩,人大主席张智勇,教育基地负责人谭顺明及师生代表共同出席。谭成章教授表示,他父亲谭炳南也是老红军,科学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辅相成,希望这批仪器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同时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新时代的爱国栋梁。
清流红色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负责人对谭教授的慷慨捐赠表示感谢,并强调这批仪器将用于开展科普实验和红色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地的教学资源,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谭成章教授长期致力于物理学研究和科学传播,此次捐赠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也为科学精神与红色爱国文化的结合树立了典范。
活动中,谭成章教授声情并茂地向孩子们介绍了我国第一个探月火箭的研制历程。他特别提到,自己曾担任该探月火箭温度测控项目的负责人,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下,攻坚克难,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谭教授还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捐赠了珍贵的礼物。一份是他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在科研中亲自使用的显微镜,另一份是探月火箭温度测控成果报告。他现场耐心教孩子们如何使用科学仪器,鼓励孩子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敢探索。
以仪器为媒:让知识跨越时空壁垒。
捐赠的仪器涵盖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既有基础实验教学工具,也有谭成章团队自主研发的创新教具。例如,一套“便携式新能源实验装置”可模拟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系统,让偏远山区的学生也能直观理解清洁能源原理;“电磁感应互动模型”则通过游戏化设计,让复杂原理变得趣味盎然。
这些仪器不仅提升了教育基地的教学质量,还承载着谭成章个人的科研情怀。“这套设备里的每一个零件,我都反复打磨过”,他指着一套便携式光学仪器说道,“我希望它们能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更令人动容的是,谭成章特意在部分设备上标注了科学家故事与技术突破点,将爱国情怀与科创新知的种子播撒进青年一代的心
老科学家的赤子之心:一生躬身育人心未改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荣昌青流时,谭成章目光炯炯:“这里红色资源丰富,青少年渴望知识的眼神让我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从西南联大校园到南开校园,再到三尺讲台,这位跨世纪的“科学园丁”始终坚守育人使命。即便年事已高,他仍坚持每年向十余所中小学、红色教育基地捐赠教具,并义务开展科普讲座。
捐赠当天,一位学生现场操作电磁感应装置后兴奋地说:“谭爷爷让书本上的磁生电变成了看得见的电流!”这番感慨恰如谭成章多年来坚持的理由一一科学教育不应止于理论,而要让实践成为最好的老师。
谭教授谆谆教诲孩子们,传承优良革命传统,努力成为有骨气、才气、正气、底气和和气的好少年。他还分享了自己1943年参加川北游击队,后随队加入川陕红军的峥嵘岁月,激励孩子们珍惜当下,奋发图强。
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人大主席张智勇清流镇镇长胡松,基地负责人谭顺明清流中心校师生等出席捐赠仪式!活动在孩子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老前辈与孩子们振臂共同高呼“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这声呼喊,不仅是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更是老一辈革命家精神的传承。
视频
荣昌清流红色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传承革命传统为核心,承担着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的使命。谭成章认为,红色教育与科学普及并非孤立的课题,“科学家精神与革命精神一脉相承”。他希望通过捐赠实验设备,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同时将红色教育的思想性与科学探索的严谨性深度融合,为新时代教育开辟更多可能。谭教授最后还表示将再捐献一台天文望远镜给与基地,让孩子们更亲近的观望到天文现象,了解更多的科学天文知识。让清流红色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