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文联纽约隆重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艺术座谈会

来源:本网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05    

当歼-20战机以磅礴气势掠过天安门上空时,纽约396画廊内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透过十二小时的时差,海外华人的心跳与祖国同频共振。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华侨擦拭着眼角:"这是我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观看阅兵式,祖国的强大让我们海外游子倍感自豪。"

近日,海外华人文联在纽约396画廊隆重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艺术座谈会。

海外华人艺术家、作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在重温历史、缅怀先烈的同时,通过实时直播共同观看了北京"九三阅兵"的盛况。

---

01 艺术铭史,和平传心

八十年弹指一挥间,历史回响犹在耳畔。画廊内,张彤卫主席的讲话将与会者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艺术不仅是美的表达,更是历史的见证。"张彤卫的声音在静谧的展厅内回荡,"我们有责任用画笔记录历史,用艺术传递和平。"

她特别提到,海外华侨在抗战期间组建了4000多个救国团体,捐款捐物价值相当于今天数千亿元,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会艺术家们展示了以抗战为主题的新作,其中包括油画《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雕塑《永不消逝的电波》等震撼人心的作品。

02 赤子丹心,跨越山海的情怀

座谈会上,一段珍贵的历史影像让许多人潸然泪下:当年年仅20岁的南洋华侨机工陈邦兴,在滇缅公路上冒着枪林弹雨运送物资。

"这些年轻人中,有1000多人永远长眠在了祖国的西南边陲。"抗战史研究者李教授指着照片上青春洋溢的面庞,"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赤子之心。"

数据显示,抗战期间海外华侨共捐款超过7亿元,侨汇达到数十亿元,同时还组织多支医疗队和工程技术队回国参战。

张彤卫动情地说:"这种爱国情怀至今仍在海外华人中传承,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支持祖国建设,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03 三十年坚守,画笔下的和平之路

张彤卫的艺术之路,本身就是一部用画笔书写的和平史诗。三十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五大洲,举办过百余场和平主题画展。

1995年,联合国总部大厅。张彤卫的《和平鸽与橄榄枝》系列画作首次亮相,工笔勾勒的白鸽与油画厚涂的橄榄枝相映成趣,成为首个在联合国举办个人和平画展的中国女画家。

她的艺术创新从未止步。将京剧脸谱的绚丽与熊猫的憨态可掬完美融合,创作出独具东方神韵的作品。2010年,她设计的京剧熊猫邮票成为美国邮政史上首套中国国粹主题邮票。

"每幅作品都是和平的使者。"张彤卫说,"艺术能跨越语言障碍,直抵人心。"

04 时空对话,阅兵场上的民族自信

纽约时间凌晨三点,396画廊内灯火通明。当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时,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这就是我们强大的祖国!"年轻油画师王小姐激动地记录着阅兵场景,"我要把这些画面变成油画,让世界看到中国的风采。"

阅兵式上,各型先进武器装备依次亮相,展现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与会艺术家们纷纷拿起画笔,即兴创作。

96岁的抗战老兵后代赵老先生热泪盈眶:"先辈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今日中国如您所愿。"

05 文化桥梁,沟通世界的艺术语言

海外华人艺术家始终扮演着文化使者的重要角色。座谈会上,多位艺术家分享了用艺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功经验。

张彤卫指出:"我们既深谙中华文化精髓,又熟悉国际艺术语言,这种独特优势让我们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人选。"

近年来,海外华人文联先后在巴黎卢浮宫、纽约林肯中心等地举办"中国意象"系列展览,累计观展人数超过百万人次。

"用艺术的语言,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著名雕塑家陈先生表示,"我们正在创作一组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作品,将在明年赴欧美巡展。"

06 以艺铭史,共筑和平未来

座谈会在《和平颂》的集体创作中落下帷幕。十位艺术家联手完成了一幅十米长卷,用画笔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与会艺术家共同签署《纽约和平宣言》,呼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捍卫世界和平。"历史必须铭记,和平需要共创。"张彤卫说,"我们将继续用艺术促进文明对话,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

长卷上,和平鸽展翅高飞,橄榄枝绿意盎然。艺术家们相约明年此时再聚,继续用画笔记录历史,用艺术传递和平。

正如张彤卫所说:"每一次画笔的起落,都是对和平的祈祷;每一抹色彩的绽放,都是对未来的期盼。"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admin